Mar 10, 2023

為什麼孩子那麼害羞?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幼教系教授/王珮玲

"

 

害羞的特質會持續影響孩子的學校生活,有一次班上在分享前,教師發現有位害羞的孩子和其他同學開心地聊週末發生的趣事,於是在分享活動時,教師邀請他上台分享,而他聽到這句話頓時面有難色,一句話都不吭,與剛才判若兩人。

其實對害羞的孩子而言,面對陌生人以及在大庭廣眾下說話,都令他感到非常焦慮不安。從孩子退縮行為的已明顯表達出他的害羞本質。害羞的特性不僅會影響孩子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情感、需求和協助,也會影響別人對他正面的評估。

 

改變害羞氣質的方法

    幼兒對於喜歡的人事物會有趨近的行為;相對的,對於不喜歡的人事物會有退縮反應。雖然害羞是長久性的氣質,但大腦有「可塑性」,並非所有害羞的孩子長大後一定會成為害羞退縮的人。

瞭解及接納孩子的害羞本質

    家長要瞭解害羞是孩子的天性,不是不懂禮貌,而是他的本性讓他在客人來訪時怯於打招呼。

安排孩子與外界接觸的機會

    家長可以協助孩子製造交友機會,邀請鄰居的孩子一同至家中玩,或常帶孩子去人多的地方,增加孩子與外界接觸的機會。

事先讓孩子有心理準備

    如果要帶孩子去見從未見過的人或要去陌生地方時,家長應事先告之孩子,可減輕孩子焦慮不安的情緒。

鼓勵孩子的主動行為

    害羞的孩子通常比較被動,面對新事物也容易退縮,若他表現主動與陌生事物接觸的行為,即可適時地鼓勵,增加孩子的信心。

提昇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常因為害羞而失去許多表現的機會,表現的機會越少則越容易害羞。面對這樣的狀況,家長應多培養孩子的自信,適時地鼓勵,讓孩子體驗成功的樂趣。

不強迫孩子做不想做的事

     如果孩子對某項事物特別有興趣,但他並不想在大家面前展現,那就不要勉強他,也不要在眾人面前炫耀孩子的才華,否則孩子會更害羞。

多與孩子肢體接觸

    害羞的孩子有時會感到孤單,家長可多擁抱孩子,多表達愛意,這會讓孩子感到被愛和被關懷,並產生安全感。

教導孩子說話及社交技巧

    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而非只是以搖頭或點頭表達意見,多提供孩子表現的機會,適度製造時機引導孩子說話。

 

雖然害羞是天生的氣質,但它並不能決定孩子的命運,倘若在父母的支持下,仍無法完全改變害羞的特性,或是孩子改變了,但他因而不快樂,那我們何必要求他一定要改變呢?

身為家長應順應孩子的特質,讓他瞭解自己的氣質,找尋適合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