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 22, 2022

超級親子溝通術 - 善用「我」訊息

黃于理

 

「你」訊息招來反效果

家長和寶貝對話時經常聽到家長指責寶貝,指出寶貝的錯誤是希望寶貝能改正行為,不過有時候所傳遞的「你」訊息往往招來反效果,導致寶貝做出強烈的反抗行為。具有敏感氣質的寶貝若從小不斷接收到負面訊息,容易否定自我價值。長期處在這種感受中的寶貝很難培養正向思考的態度,親子關係也日益疏遠。

「我」訊息表達自我情緒                                                  

    建議有寶貝的父母可以善用「我」訊息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幫助寶貝理解你的感覺和情緒,強化溝通效能。以正向的「我」訊息表達,較能舒緩寶貝的害怕,而且透過「我」訊息來表達情緒,能讓寶貝知道家長的擔憂,避免親子關係陷入對立。

 善用「我」訊息溝通 
   家長要誠實地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我」訊息雖然是一種正向的溝通方式,但要謹慎運用。有些語句雖然是以「我」開頭,可是聽到的內容卻是指責寶貝的「你」訊息,以致寶貝無法理解家長期望他當下該做什麼事。說話的方式有千百種,以正確的方式表達想法可以讓寶貝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心 !

 

  我訊息就是從「我」開始,說出真實感受,與加上事實敘述,能更清楚表達自己的看法及期待。心理學研究發現父母的鼓勵與肯定是讓寶貝感受到價值與安全感重要方式。該怎麼做呢? 

「我」訊息是由「感受、事實以及期待」3個要素組成

我們來練習練習,小試一下,分三個步驟 :
1. 我覺得…(我的感受)
2. 因為…(你的表現、真實狀況、客觀描述)
3. 希望…(我的期望、具體建議)

媽媽:寶貝,媽媽覺得很擔心。(我的感受)
媽媽:因為在公園裡還有其他很多小朋友,如果你一直跑來跑去,跑得太遠且人又多的時候,我會沒辦法注意到你在哪裡? (真實狀況)
媽媽:媽媽看不見你,如果你不見了,我會很擔心。所以在公園玩的時候請記得不要跑太遠(請給予範圍規範),讓媽媽能看到你在哪裡好嗎? (具體建議)

 

 

學習當好父母

    沒有人天生就知道如何當好父母,這是需要慢慢學習的。先當一個傾聽者,好好聽寶貝說話是瞭解寶貝日常生活的最佳方式。當寶貝對家長訴說想法,並希望能有所回饋時,很多家長會不自覺地以「你」訊息來「貶損」寶貝,這樣的溝通方式只會造成寶貝拒絕與父母分享日常生活。

   像是上述的我訊息範例,如果使用錯誤則容易產生負面效果。媽媽若是說:你總是跑來跑去的,壞人會來抓走你唷,不能好好就在這裡玩嗎。這雖然也是媽媽感受,但出發的訊息卻是用你為開頭,即使內在同樣是媽媽的擔心,可是表達方式不同就會有不同的感受。

    很少有父母是真正有意要傷害寶貝的,只是有時候說話不夠謹慎,導致無意間傷了寶貝的心。好的「我」訊息能傳遞正向資訊,幫助寶貝瞭解這種行為所造成的影響。

 「我」訊息除了能幫助寶貝學習、成長,懂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外,還可以明確的將父母的感受和需求傳達給寶貝。

 

(節錄自HESS KIDS 第25期)